五十五.延平郡王鄭成功

延平郡王鄭成功又稱延平王,
他是明末的民族英雄,
原名森,字大木.
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
明朝熹宗天啟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
歲次甲子年七月十四日,
誕生於日本九州島的平戶千里濱,
永曆十六年(公元一六六二年)病逝台南府,
依農曆推算,是壬寅年五月八日,
年僅三十九歲.早在隆武帝時,
封為「忠勇伯」,賜姓朱,
故曰「國姓爺」,或「國姓公」,
桂王時封為「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
又因驅逐荷蘭軍人,收復台灣,
一般同胞都尊稱為「開台聖王」、「開台始祖」.

聖王乃「鄭達德」之後裔,祖名「紹祖」,
為泉州庫史,祖母「黃氏」,
父名芝龍,母曰翁氏(日本籍之田川氏).
聖王在日本誕生,七歲回國,
十五歲時補為南安縣學生員,
二十一歲時考入南京國子監,
拜宿儒錢謙益為師.
錢謙益喜其聰穎過人,又以「大木」名之,
即含有國家棟樑之意.
成年後,王不僅文武雙全,
且深明大義,以反清復明為職志.
當清兵進犯福建時,曾力勸父親抗敵,
詎料乃父芝龍竟投降清兵.
成功非常憤慨,遂與陳煇、張進等九十餘人,
組織義軍,以廣東南澳、廈門、金門等為根據地,
積極開拓反清活動,先後收復福建、廣東、浙江等地,
並率兵二十萬北伐,且三度直搗南京,
皆因天候未竟全功,失利後退驅逐荷蘭駐軍收復台灣,
鞏固廈門、金門、再圖復興.
但惜治台尚五月,
不僅於永曆十六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五月初八日,
竟以一病與世長辭,「壯志未酬身先死」,
令人嘆息萬分.
台灣民間崇祀延平王廟已曆三百餘年.